印刷術的發展史要從文字的發展開始說起。文字的產生,曾使的工商日誌存留和傳播躍進了一大步。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,各類印刷品的大量湧現,使有用的知識不脛而走,珍貴的典籍千載流傳,使人類文化有了長足的進步。到了近代,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,促成了印刷技術 的突飛猛進,印刷的發展又推動了教育的普及和知識的傳播,從而使人類文明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。
一、文字的產生
我國的漢字是從古代的結繩、刻木記事開始的,後來經過結畫記事逐漸形成了像形文字 漢字的字體,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總在不斷地變化。最早的是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和周朝的鐘鼎文(也叫金文)。自秦朝以下,逐漸規範化,經篆書、隸書、到現今的楷書、行書和草書。文字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一大躍進,文字的應年曆用,使得語言信息得以准確、完整、形像地再現,給以後的刻石、刊木,以至抄書、印書,創造了便捷的條件,促進了印刷術的誕生。
二、筆、紙、墨的發明
筆、紙、墨的相繼發明,為文字的存留創造了必要的物質基礎。
大約在印刷術發明前1000年的時候,我國就出現了毛筆,當時用兔毫作筆頭,以細竹為筆杆,蘸朱砂之類的有色物料在竹簡、絲帛之類的載體上塗畫。毛筆塗畫便捷、經久耐用,歷代相傳,不斷改進,成為上好的書寫工具沿用至今。
公元二世紀初,東漢和帝年間,蔡倫總結了前人抄造紙張的經驗,采用樹皮工商日誌、麻頭、破皮等造紙原料,制成了質地優良的植物纖維紙,人稱“蔡修紙”。紙張具有輕便柔軟、韌性良好、制造容易、價格便宜等優點,是十分合適的書寫材料,很快地取代了笨重的竹簡和昂貴的絲帛。
到了公元三世紀,我國制成了煙炱墨,這種墨用松煙和動物膠配制而成。易溶不暈,色濃不脫,非常適用於書寫和印刷。
三、蓋印與拓石
從印刷技術的角度來看,印章相當於印版,蓋印即是印刷,而刊刻印章,則屬制版。
印章,初期只作信憑之用,面積很小,通常刻的是姓名或官銜。到了公元四世紀的晉朝,出現了面積較大的印章,據典籍所載,這時已有120個字的印章。用120個字的印章蓋的印,得到了應該是一篇短文的復制品了。
早期的印章,多是凹入的反寫陰文,印在泥土上,得到的是凸起的反寫陽文印章,印在紙上得到的是白地黑字的正寫文字。這種從反寫陽文取得正寫文字的復制方法,已經孕育著雕版印刷術的雛形。
拓石是印刷術發明的另一淵源。
春秋以前,在石碑上鐫刻文字,民間已廣為流傳。春秋以後,石碑刻字技術相農民曆印刷當嫻熟,秦始皇出巡時,到處刻石記功。到了公元175年(漢靈帝熹平四年),中郎蔡邕奉命書寫儒家經典,並使人刻了46塊石碑,這就是著名的《熹平石經》,然後用拓刷的方法把石碑上的字拓印下來,稱為碑帖,可當書用或校正經文。顯然,蓋印與拓石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- May 23 Wed 2018 09:00
印刷術的發展史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